亞洲大學執行大地方計畫,將雲林與國際連結

  • 2025-11-03
  • 李昀叡
撰稿者:王志華、劉師源、李昀叡
雲林 × 千葉大學共創地方未來──臺日攜手推動社造與地方創生交流展「手しごと・共感」於千葉大學登場
   
        亞洲大學執行國科會「大地方計畫」,持續推動臺日國際合作與地方創生實踐交流。此次與日本千葉大學設計文化計畫研究室攜手策劃「手しごと・共感:臺日社區振興與工藝交流展」(台湾・日本コミュニティ活性化と工芸交流展),將雲林的地方經驗推向國際舞台。
        國際研究交流與展覽於2025年11月1日至3日假千葉大學松韻會館1樓舉行,由千葉大學、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智能地域設計服務研究中心、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院、亞洲大學與品花學設計工房共同策劃。透過研究交流的分享、作品展示、手作體驗與專題對談,展現地方文化、社區再生與永續設計的多元實踐。
       亞大室設系劉師源、李昀叡表示:在全球追求永續發展與文化多樣化的時代,「手作」重新成為連結人與土地的重要媒介。《手しごと・共感》以「手作」為主題,呈現臺日兩地在地方創生、文化再生與工藝教育上的實踐成果,並強調設計教育、社區實踐與文化創造之間的共學共創。
        王志華老師指出,在這次的研究交流與展覽當中特別介紹「雲林地方創生」、「大古坑聯盟」與「社區總體營造」的經驗,展現地方夥伴如何在社會挑戰中,以行動實踐永續價值,透過合作與創新,形塑出屬於地方的故事與產業風景。
學習地方、實踐共創:臺日學界深度對話
       交流過程中,日本千葉大學植田憲教授指出:「大學不應只停留在校園中,而應走入地方、向地方學習。理解地方的需求與文化脈絡,才能創造真正有價值的設計與社會行動。」
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黃世輝副校長也表示:「千葉大學設計文化計畫研究室長期以尊重地方知識為核心。每一次地方調查,總能看到地方居民為生活努力、為未來創造的身影,這正是地方創生的精神所在。」
        亞洲大學室設系王志華老師則強調,雲林縣作為國科會「大地方計畫」的執行與合作單位,亞洲大學長期以智庫角色結合社會實踐,推動臺日學術與文化的雙向連結,讓「雲林經驗」走向國際,也讓「國際經驗」回到地方,形成正向循環的學習與發展模式。
        此次「手しごと・共感」展覽不僅是一場設計與文化的展示,更是一場以地方為師、以行動為本的深度對話。臺日雙方透過交流與合作,展現「學中做、做中學」的精神,讓社會設計的價值在地方實踐中被看見。臺灣與日本的地方創生雖各有不同的背景與挑戰,卻都以「人」為核心、以「地方」為起點,共同探索永續與共榮的未來。
這是一張圖片
研究交流活動與會師生

這是一張圖片
展覽會場展現亞大陪伴雲林地方智庫的成果

這是一張圖片

亞大室設系王志華老師介紹亞大成為雲林地方智庫的操作與成果

這是一張圖片
研究交流分享會現場

這是一張圖片

日本千葉大學植田憲教授分享千葉大學的研究成果